【课程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
本课程特邀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刘宗超,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这一主题,详细解读生态文明是如何从理论升华到国家战略的,又是如何走向新时代、推动人类进步的,旨在帮助学员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具体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培训收益】
-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国家战略
- 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战略 可持续发展
【课时】
课时
【学员对象】
全体公务员 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全体管理人员
【授课专家】
刘宗超,物理学学士、地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生态文明理论的奠基人、全球生态文明首倡者、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甦家)的创始人。生态农业专家、生态土壤专家、生态思想家。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生态安全中心研究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顾问、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荣获“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12年荣获“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的信息增殖范型”论文,构建了全球生态文明的基本框架;1996年,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1997年,出版的《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奠定了当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2000年,出版《全球生态文明观与资源共享》。2003年《中国国情研究报告•2003》在“创新的理论成功的实践——刘宗超和他的‘生态文明观’”一文中将刘宗超誉为“全球‘生态文明’第一人”。2010年出版《An Outlook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并陆续出版《生态文明观:理念与转折》、《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生态文明理念与模式》、《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著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生态文明从理论到国家层面的升华
(一)生态文明是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
(二)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三)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第二章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四)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
(七)“一带一路”打造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雏形
(八)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九)推动生态文明等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章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人类进步
(一)对发展中国家生态现代化的示范作用
(二)促使人类文明真正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促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