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国家级基地为龙头,省市级基地为依托,上下衔接、优势互补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体系,为多层次、多形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搭建示范性平台。

首页课程库课程详情

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

职业素养

1学时

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传承 生态文化 传统文化

课程简介

【课程背景】
生态文明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是以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理念,对于和谐社会建设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的关系,都是宝贵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发掘梳理,同时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传承生态文化,对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价值,对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特邀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刘宗超,紧紧围绕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详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世界文化体系的优秀智慧以及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化的全球化等,旨在帮助学员积极吸取接纳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态智慧,并立足文化传承,推进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培训收益】
  • 熟知中国与世界文化体系中的生态智慧
  • 了解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化的全球化
  • 理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传承  生态文化  传统文化
 
【课时】
1课时
 
【学员对象】
全体公务员  全体专业技术人员  全体管理人员
 
【授课专家】
刘宗超,物理学学士、地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生态文明理论的奠基人、全球生态文明首倡者、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甦家)的创始人。生态农业专家、生态土壤专家、生态思想家。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终身院士,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生态安全中心研究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专家顾问、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荣获“第九届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12年荣获“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199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的信息增殖范型”论文,构建了全球生态文明的基本框架;1996年,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1997年,出版的《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奠定了当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2000年,出版《全球生态文明观与资源共享》。2003年《中国国情研究报告•2003》在“创新的理论成功的实践——刘宗超和他的‘生态文明观’”一文中将刘宗超誉为“全球‘生态文明’第一人”。2010年出版《An Outlook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并陆续出版《生态文明观:理念与转折》、《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生态文明理念与模式》、《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著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
 
【课程大纲】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道家的“道法自然”
(三)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仁民爱物”
(四)佛家的“三世”和“尊重生命”
(五)墨家的“节用”和“民本技经”
(六)法家的法治思想
(七)管仲的生态经济智慧
(八)王阳明的心学
 
第二章  世界文化体系的优秀智慧
(一)对“部分人类中心论”的工业文明的反思
(二)盖亚假说
(三)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三章  区域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化的全球化
(一)文化的区域化及发展
(二)全球参与生态文明的文化建设
(三)全球一体化的生态文化